


推動農業機械化、規;、產業化
發布者: 億成機械 時間:2019-04-23
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是改革開放40周年,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、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、落實“質量興農、綠色興農”整體戰略部署、推進農機化提檔升級的關鍵一年,做好2018年的農業機械化工作,意義重大。自農機化管理司公布2018年工作重點以來,各省紛紛響應,根據政策和當地實際生產情況以及數據統計預估結果,制定了2018年農機化工作重點,內容充實,亮點紛呈。且看今年各省區如何發力,共同推動2018年農機化又好又快發展。
福建:引導農機全程社會化服務提高特色作物機械化水平
福建省力爭今年達到全省主要農作物機械化水平60%以上、水稻耕種收機械化水平70%以上;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實現“零結余”。計劃培育100家萬畝作業服務規模的農機合作社,創建8個省級“平安農機”示范縣,防止發生較大以上農機事故,推動農機化工作上新臺階。
加大精力組織重要農時機械化生產活動。以水稻生產為核心,圍繞春耕、“雙搶”、“三秋”等重點農時,強化農機跨區作業的組織管理和信息引導,搞好作業進度統計和機具調度,引導農機服務組織通過“農機化生產管理信息服務平臺”獲取和發布農機作業供需信息,拓寬農機作業范圍。
積極引導農機合作社開展機耕、育秧、機插、植保、收割、烘干等農機全程作業化服務,進一步健全農機社會化服務,實現小農戶生產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。積極指導農機合作社擴大作業規模,每個縣(市、區)要培育1家以上水稻或旱地作物生產機械作業面積達1萬畝次的“五有”農機合作社,全省培育創建100家作業服務規模達萬畝的農機合作社,推出一批農機作業服務的品牌,讓農機合作社服務更多小農戶生產。
福建:引導農機全程社會化服務提高特色作物機械化水平
福建省力爭今年達到全省主要農作物機械化水平60%以上、水稻耕種收機械化水平70%以上;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實現“零結余”。計劃培育100家萬畝作業服務規模的農機合作社,創建8個省級“平安農機”示范縣,防止發生較大以上農機事故,推動農機化工作上新臺階。
加大精力組織重要農時機械化生產活動。以水稻生產為核心,圍繞春耕、“雙搶”、“三秋”等重點農時,強化農機跨區作業的組織管理和信息引導,搞好作業進度統計和機具調度,引導農機服務組織通過“農機化生產管理信息服務平臺”獲取和發布農機作業供需信息,拓寬農機作業范圍。
積極引導農機合作社開展機耕、育秧、機插、植保、收割、烘干等農機全程作業化服務,進一步健全農機社會化服務,實現小農戶生產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。積極指導農機合作社擴大作業規模,每個縣(市、區)要培育1家以上水稻或旱地作物生產機械作業面積達1萬畝次的“五有”農機合作社,全省培育創建100家作業服務規模達萬畝的農機合作社,推出一批農機作業服務的品牌,讓農機合作社服務更多小農戶生產。